
莫夾娃娃 「希恩之家」收未婚媽媽
【記者王昭月/高縣報導】
屏東縣廖姓女子去年與男友再懷第二胎,因養不起孩子,逼不得已上網求援,所幸屏東一位牧師娘幫她媒合專門安置未婚生子婦女的「台灣希恩之家」,她才順利生產,3個月大的嬰兒,已有美國家庭出面領養,找到新的歸宿。設於高雄縣台灣希恩之家,今年3月正式運作,廖女是被安置輔導的第一例。
希恩之家志工許秀金說,廖女父母離異,幼時家裡積欠債務,她被抵給戲班子,童年幾乎都在演野台戲,「或許沒安全感,念國中時遇上大11歲的男友,產生很深的依賴」,兩人同居後育有一名一歲多男孩,去年又懷孕,但苦惱養不了上網求援。
他們獲報後飛奔屏東協助,見到大腹便便的廖女,缺牙、瘦弱,活脫像個小老太婆,都嚇了一大跳。
當時廖女及1歲的大的兒子已積欠1年多健保費,懷第二胎時沒做過產檢,羊水少,胎兒不健康。後來他們將廖女安置到希恩之家,讓她無後顧之憂地生產,現在3個月大的嬰兒,長得活潑健康,經廖女同意,9月將出養給美國家庭。
聯手創辦「台灣希恩之家」的,是兩名駐台美籍教師的家眷康翠娜 (美國籍)與孟荷莉 (加拿大籍),她們認為台灣墮胎問題嚴重,無辜的小生命常在母親一個轉念就被扼殺,因此透過美國教會奧援,創設希恩之家,援助無依的孕婦,讓她們有處充滿希望的避難所。
她們在高雄縣燕巢鄉找一間透天厝,佈置得很有美式風味,像處隱居的家園,裡頭最多可安置十人。
康翠娜、孟荷莉用不甚流利的中文吃力地說,「我們相信上帝對每個生命都有祂的計畫,不該隨便終結」。
談起墮胎,許秀金說,台灣墮胎問題令人難以想像,恆春有名女高職生,大言不慚宣稱要「夾娃娃」(意指「墮胎」),教會人員發現後百般勸阻,但這名女孩竟說,「我們班上有一半的人都夾娃娃」,聽了讓人難過。
她們感嘆,台灣性教育不足,性行為氾濫又無避孕觀念,民眾對生命也不夠尊重,這些都是社會警訊。「希恩之家危機懷孕服務熱線」 0955-105646。
【2008-07-28/聯合報/C1版/高屏澎東.教育】
根據衛生署統計
台灣每年墮胎的人數在32萬至40萬人之間
未成年少女約有1萬人
「台灣希恩之家」 http://www.hishandstaiwan.org/his_hands_new/c_hom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