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知足的震撼

文章出處:阿彌陀佛關懷中心


 


基督教徒到非洲做義工就聽得多,佛教徒呢?好似不常見。其實, 近年愈來愈多佛教徒這樣做,倪啟瑞是其中一個。他自言去完馬拉威學到很多,認為如能點亮佛性,眾生皆可滅苦。


 


如果你在香港大學有一份薪高、穩定的工作,你願意放棄它而隻身遠赴非洲的馬拉威做義工嗎?倪啟瑞(Walter)願意。


 


表面上看,他衣時尚,手持最流行的 iPhone ,不似曾經出家。他直言自己不是人家想像般偉大:「我去非洲,首先是幫自己,然後是去學習。」何解要自救 ?原來,他正如千千萬萬香港打工仔一樣,曾在忙碌中失去方向。


 


「真的做到好累!當時我在港大,工作之一是請校友捐款。人家要你幾時傾,你不能說:『我放工了。』所以一個星期做 7 日,每日十幾小時。」他覺得失去了自己;為了紓緩工作壓力,他走去吃好東西、買名牌,以物慾去填補心靈不足。幸好他信佛,能漸漸放下。


 


能捨而有得


 


08 年尾,我決定為自己的心做些事,所以辭職休業半年,打算用一半時間做義工,一半時間到印度朝聖。」他有了決定後,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居於加拿大的父母。「始終要有個交代,雖然家人不用等錢開飯。」


 


他回想當時的情景:「我媽媽聽到我要辭職,只說:『他不做了。』就交電話給爸爸;爸爸則淡然地說:『你鍾意啦。』當時我懷疑是不是令兩老擔心了?不過,隔了一會,爸爸跟我說:『你做甚麼決定,我們都會支持你。』」父親這句話,令他更有決心去實踐自己的想法。


 


他去非洲為佛教組織做義工,可謂一種佛緣。「我希望到非洲做義工,於是上網搵資料。我是學佛的,所以輸入『非洲義工』、『佛教』兩組字,找到由台灣慧禮法師創立的『阿彌陀佛關懷中心』,原來他在馬拉威建立了孤兒院,照顧父母死於愛滋病的小孩。」


 


Walter 到步第一天,已經感到當地跟香港是兩個世界。「我落機後,找不到行李。我問機場工作人員幾時會找到。他們答我:『找得到時就會找得到。』」


 


他去馬拉威前,對當地人的工作效率已有心理準備,但親身面對又是一回事。他笑言,從另一角度看,當地人更有佛性,事事不執,人可開朗一點。


 


知足的震撼


 


去到孤兒院,他的衝擊更大。「老實講,人人都知那裏的小孩易滿足,但那種程度是要親身接觸後才會感覺得到。有一次,我給一個小孩兩粒花生,只是兩粒,他用雙手迎接,之後燦爛地笑。那滿足表情,給香港小孩一部價值 2,000 元的 PSP 遊戲機都不會見到。」


 


他 認為佛家上所講的「三毒」—— 貪、嗔、癡,在馬拉威的小孩身上完全看不到。所以,他強調自己去馬拉威不只是幫那些小孩,小孩更幫了他。「我們給他們提供一個學習環境,好讓他們有一技之 長。但在心靈上,他們比我們更快樂。老實講,有些道理講就容易,去之前我已知道,但在那裏跟小孩一起生活過,才真正體驗得到。」


 


有別於基督教、伊斯蘭教,非洲對佛教認識甚少,而且那間孤兒院的小孩多數幾歲而已,要認識佛學似乎有一定難度。Walter 說:「我們沒有刻意去教佛家思想,只用身教,例如我們做義工的,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不能隨便動怒,否則怎令小孩覺得學佛會令人祥和?」


 


完成非洲之行,他就向印度朝聖之路出發。「我有了去印度的想法後,我師父法護法師就推介我短期出家,因為以出家人身份去當地,體驗會更多。」Walter 接納了這個建議,先在香港出家才往印度。


 


「出 家人穿袈裟、用缽食飯,甚至上廁所都有一套禮儀。一開始真的好不適應,所有東西都要重新學起。」特別是待人接物方面,他要更小心謹慎,「因為我是出家人, 不能亂來。最記得搭飛機去印度那天,我在機場的商店買東西,以前一定會跟女售貨員搭訕,口花花講兩句,那天幸好及時省起自己是出家人,忍住!」


 


發心多同道


 


去到印度後,當地溫度熱至 50 度,而且午後不食,Walter 回港後發現自己瘦了 40 。現在回想當時的生活,他說:「習慣了之後,不單不覺辛苦,而且那是我人生最精神的日子。」印度之旅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,在喜瑪拉雅山體驗山洞修行者的生活。「他們可以在艱苦而寂寞的環境下修行!所以我回港後,更感到自己的生活已經好好,還需要爭甚麼呢?」


 


Walter 回 港後,未找全職工作,「我希望可以繼續幫到馬拉威那班小孩,保持發心(按:佛語,即發菩提心;不是只為自己,而是要利益眾生)。『阿彌陀佛關懷中心』在香 港不是很有名,工作人員極少,我惟有事事親力親為。」他現正籌辦一個演唱會,為中心籌款。因為這個機緣,又令他認識到更多同道人。


 


在 訪問期間,他的手機響個不停,而他的夥伴更來了跟他商談演唱會的事宜。他向記者介紹說:「亞尼秋吉是我的善智識(按:佛教名詞,即良友的意思),以前是香 港有名的電影製片人,現在參與多項義務扶貧工作。多得她才能請來張學友、黃家強等人,出席下個月初舉辦的《他來自非洲》慈善演唱會。」


 


Walter 今天又過回忙碌的生活,不過現在的忙碌是有方向,忙得快樂。「我最希望可以讓年輕的香港人去馬拉威當義工,幫助當地人外,更藉此學習當地小孩的知足心。」


 


學佛前緣


 


對於歐美年輕人,學佛很「潮」。Walter 回憶說:「我十幾歲在加拿大讀書時,很多人視東方文化為『有型』,我亦趕潮流去學佛兼食素。」但大學畢業後,由於工作繁忙,他將佛學放下了。


 


不過佛與他有緣。話說他於加拿大工作了一段時間,嫌當地生活缺乏挑戰而回港, 03 年遇上沙士。「我最記得沙士期間,有一天我經過銅鑼灣 SOGO 門口,那裏空空如也,以前一定迫爆人!那刻真的感到佛經所說的『國土危脆』。」由此,他重投佛學的懷抱,並報讀港大的佛學碩士課程。這次學佛,他認識到佛學可以好簡單,「佛學好多門派,好多理論,但都是講『苦與苦滅』,這正是所有人的問題。人人都想活得開心,遠離煩惱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傳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