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李嘉誠:布施越多財富越大


我們發現在這個世界,誰佈施的越多,誰的財富越廣大!誰捐獻了自己大部分的財富,便得到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財富。比爾蓋恣(本身無宗教信仰)捐獻了90%的財富,巴菲特捐獻了92%的財富,李嘉誠捐獻了70%的財富。這些正說明了佈施得財富得真實因果,世界頂級的首富比爾蓋恣,巴菲特,李嘉誠等等他們的現身說法,難道還不觸動您慈悲的心嘛? 

李嘉誠先生少年經歷憂患,12歲便輟學到社會謀生,深深體會健康和知識的重要,同時認為對無助的人給予幫助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,教育及醫療兩者更是國家富強之本,他也認識到個人力量到底有限,惟有事業成功,才能對社會和國家作更大的貢獻。故早年隨著事業進展、行有餘力的時候,便熱心公益,支持內地及本港的教育醫療事業。於1980年,成立李嘉誠基金會,藉以對教育、醫療、文化、公益事業作更有系統的資助。歷年來,捐款累積逾港幣50億元,其中約佔 70%透過李嘉誠基金會統籌資助,其餘30%則在李先生推動下由旗下企業集團捐出。2006年向世界宣佈將捐出自己資產的70%——大約350億元股權!



李嘉誠先生是香港首富,也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富豪之一。他掌控著香港的經濟命脈;經營世界上最大的港口;壟斷著面向中國內地的輸電線;享有著來自頂級地產商和零售商的美譽;以及擁有著最大的移動手機運營商的頭銜……他大概是香港市場諸巨人中少有的出身貧寒者,少有的長青樹,在市場和管理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都成功過的佼佼者。  

事業輝煌的李嘉誠夫婦是眾所周知大慈善家和學佛居士。他曾捐資三千幾百萬港幣建立「李嘉誠護理安老院」,該院規模宏大,設備齊全,佔地約一千五百平方米,可收容幾百名老人在此接受護理和安養。在該院建設過程中,李先生特委派李嘉誠基金會的高級職員、計劃經理、辦公室經理、高級秘書等專職籌劃,使該院在短時間內建成啟用,許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。


 


李先生在香港和內地也廣種福田,常常捐助上億元的巨資,用來做造佛像、修寺廟、造橋鋪路、興辦教育、支援醫療、贊助科研、弘揚文化、賑濟災民等等慈善佈施。號稱世界第一的香港大佛,李先生是一大功德主。  

他的夫人也虔誠信佛,臨終遺囑,後事按佛制辦理,李先生及家人一一遵囑,助其往生。   

請記住李先生的座右銘:「人生在世,能夠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時候,對社會有所貢獻,同時為無助的人尋求及建立較好的生活,我會感到很有意義,並視此為終生不渝的職志。」李嘉誠所關心的,並不是自己能掙多少錢,而是關心他手下的員工每一個家庭能生活得好。   

李先生的富豪佛教家庭,在港台地區有一定的代表性。他們深信三世因果,深信佈施和富貴的內在必然聯繫,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舉止是佛菩薩的特色。事實也證明,唯有如此,才能得天時、地利、人和;唯有如此,事業才能興旺,社會才會祥和。  

李嘉誠,身居華人首富的位置,他總是非常坦然地告訴別人:我是學佛的人。  

http://big5.xuefo.net/nr/article3/26565.html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「富貴慈善家」李嘉誠:真財富存在於內心


香港富豪李嘉誠日前在接受央視《面對面》節目專訪時坦言,衡量財富的準則,在於「內心的富貴」。他認為,真正的富貴是要懂得用自己得來的金錢,對社會盡一點義務和責任。  

香港消息 有人以「富可敵國」來形容「超人」李嘉誠,但對李嘉誠而言,生命的豐盈並不僅在於金錢的多少。
  
「其實有不少人富而不貴」

  李嘉誠直言:「富貴兩個字,不是連在一起的。這句話可能得罪了人,但是其實有不少人富而不貴。」他認為,真正的富貴是要懂得用自己得來的金錢,盡一點義務和責任。

  李嘉誠引用中國哲學家的觀念來加以說明:「貴為天子,未必是貴;但是,賤如匹夫,不為賤也。關鍵是看你的一生所做的事,所講的話,怎樣對人對事。這個是我自己領悟出來的。」

他笑稱,若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,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有所貢獻,這便是內心的財富。

「這個才是真財富!因為,金錢的財富,你今天可能漲了,身價高很多,明天掉下去,可能一夜之間,減少一半,這種例子有的是。但只有你做些讓世人得益的事,這就是真財富,任何人都拿不走。」

  李嘉誠說到自己人生中的兩個關鍵時刻:「一個是我12歲的時候,一個天真、充滿幻想的小孩子跑到香港,見到另外一個世界,不是我所希望的世界,令我轉眼之間就變為成年,非常努力,不怕辛苦,充滿責任感,這個是第一個關;第二個關應該是我二十七八歲的時候,那個時候,開始離開貧窮。可以說以後都不需要做事了,可以退休了,一生所需的花費都已經足夠了。」

但也就在這個時刻,他驟然發現:即使財富一直增加,卻沒有什麼特別快樂的地方。

由此,他領悟出:當一個人在這個世上,具備了條件,便應該對社會多一點關懷,這是義務,也是責任。
  
做公益不惜花費時間精力
  捐錢容易,親力親為地做則需要耗費極大精力,然而李嘉誠樂此不疲:「幾十年來,有時我是日以繼夜在做,一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。現在大概有最少30%的時間是在做公益。」

推 己及人,他期望凝聚社會力量:「我自己的力量畢竟非常小,希望多一點人跟我想法差不多,甚至比我更好,那麼我們這個社會的進步才大。」他更稱,「助人自 助」,為受助人提供融入社會的機會和服務,重建信心,也非常重要。「我們都是平常人,我們如果能夠改變人家一生的命運,你說多值得。」

  至於「名聲」,他卻毫不重視:「如果有人可以跟我一起去做到最好,我出錢,他出名,我在後面,都可以。甚至可以說,如果能夠幫助很多很多人的話,在醫療、在教育方面,你叫我給他叩頭都可以。」
  李嘉誠還說:「其實我這個人非常簡單,我如果再有一生的話,我還是走這條路。」
  
痛心的往事,令他熱心奉獻醫教

   分析李嘉誠基金會的捐助項目,不難發現教育、醫療是重中之重。這與他幼年的痛苦經歷有關。讀書是李嘉誠不可割捨的牽掛和愛好,但他幼時無法接受正規教 育,令他至今引以為憾。這個遺憾,讓他在有能力後,對教育事業投入了無限關注。就個人而言,即使在最困難、最繁忙時,他也一直儘量多讀些書,儘量「搶回」多一點學問。

李嘉誠還透露,二戰時日本人佔領香港,媽媽帶著弟弟、妹妹回家鄉去,他跟爸爸兩個人留在香港。

「但是每天晚上都聽到爸爸咳嗽……心裏面難過……」醫藥不足加上經濟困難,使父親在半年後與世長辭。

李嘉誠談到此處,流露出哀傷神情。這段痛苦經歷讓他自小許下願望:「如果有一天,我的事業有大發展,環境有大改變,那一定要牢牢記住,教育、醫療都是最重要的。」
  
加倍愛護「第三個兒子」

  基於取諸社會,還諸社會的理念,李嘉誠近年來傾注更多的精力在公益事業上,更視一手創立的李嘉誠基金會為心中的「第三個兒子」:「我都告訴我的兒子,這個跟家庭(沒有關係),基金會的董事,也不會從這個基金會得到一個銅板的便宜,沒有。」

  李嘉誠基金會成立於1980年, 主要在教育、醫療、文化、公益事業上進行有系統的資助。這是他的「第三個兒子」,自然得到他的加倍愛護:「有一個晚上,(我)無端端想起,對這個基金會每 年都投入,它不就一年年大起來了嗎?但是,世事難料,你坐飛機也可能出意外,你驟然之間有個疾病,也可以離開這個世界。」

驟然而來的思潮,讓李嘉誠輾轉反側:「快天亮的時候,我說傻瓜,為什麼要這麼艱難?你有這麼多不同的投資、不同的事業,你從這些投資中拿出一部分,給了(基金會),當你有第三個孩子就行了呀!」言及此,他開懷大笑:「如果我生多一個孩子,無論男的、女的,也一樣(會給他資產)。你也希望他有事業,也希望他有一個基礎,那麼,你當基金會是你的孩子就行了。」

  為了基金會的持續運作,他定下規則:「基金會現有的資產和它增長的利息,都是一直不用的,今年它用多少,捐多少,我是一年內就還給它……這個基金會假如今年做10個億,我加10個億給它。」

這些年來,基金會已捐出和承諾捐出的款項達到約76億港元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華人首富李嘉誠的第三個兒子



當你擁有全世界,還會想要什麼?這趟歷時半世紀的探索之旅,李嘉誠獲得從代代相傳的財富觀掙脫出來,那一刻的快樂。


去年 九月五日 ,《富比世》(Forbes)雜誌集團的執行長史提夫富比世(Steve Forbes)將第一屆「馬康富比世終身成就獎」,頒給華人首富李嘉誠。


已故的馬康(Malcolm S. Forbes)是富比世集團的第二代掌門人,身為集團第三代掌門人,並參選過美國總統的史提夫說:「我祖父以前常說,做生意的目的,是製造快樂,而非累積金錢。沒有任何人比李嘉誠更符合我祖父與父親的理念。他是一個生意人,也是一個慈善主義者,他是我們這一代與下一代人的好榜樣。」


史提夫推崇李嘉誠:「我們時代最偉大的企業家。」「他是創造者,也是擴張者,更是世界著名的慈善家之一。」


今年五月,《時代》(Time)雜誌公布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兩位人士,其中「最有影響力的慈善家」(Power Givers)一項,《時代》共選出十二位,李嘉誠亦名列其中,與比爾蓋茲(Bill Gates)齊名(詳見第一六八頁)。


○○五年,李嘉誠將私人投資的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(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) 持股出售,所得港幣七十八億元(約合新台幣二千五百億元)全數捐予基金會。李嘉誠,用獨到的方式詮釋商人的社會地位。而且,相較於許多企業家成立基金會, 節稅考量大於捐助,李嘉誠的私人捐款,全部是繳稅後捐出。李嘉誠並訂明:「基金會所有收益,不可以為他本人、他的家族成員或基金會任何成員或董事,帶來任 何直接或間接的個人利益。」


二十八歲,首度一夜無眠…… 


有錢卻不快樂,開始探索內心,富貴金錢,對華人首富到底意味什麼?


因為他目睹父親從受人尊敬的小學校長,落魄到一名寄人籬下的職員。他經歷過沒錢就沒有尊嚴、沒有家、無法讀書的困境。年輕時,李嘉誠曾經是金錢主義的追求者。


一九五六年,他二十八歲,李嘉誠創業後六年,他已經躋身百萬富豪。那時候的他,體會到物質享受的樂趣,西裝來自裁縫名家之手,手戴百達翡麗(Patek Philippe)高級腕表,開名車,甚至擁有遊艇。他也開始嘗試上流社會的玩意,玩新型萊卡相機,他並在半山列提頓道半山腰買了面積近六十坪(兩千平方呎)的新宅,將母親接來同住。新宅面向維多利亞港,與當時一般香港人的住房比較,這已經算是「豪宅」。


但 是,搬進新家那天晚上,他徹夜難眠。數十年後的今天,他都還清楚的記得,那一個失眠的夜晚。躺在偌大的床上,月光將窗外樹影投射進屋內,風吹得它們搖搖晃 晃,如真似幻。十六年前,一家人在月光下從潮州山區倉皇逃離的景象,仍如此清晰。童年與祖母相偎而眠的溫暖,到香港後必須搬開家具才能全家打地鋪入睡,創 業後以工廠為家,唯有機器運作的聲音能讓他安穩入睡、機器一停他就驚醒的日子……,曾有的快樂與痛苦一幕幕浮上眼前。新家的安靜、寬敞,顯得多麼不同。


「還不到三十歲,我就擁有足夠我一生開銷的錢。」變成富翁後,他卻茫然:「為什麼有錢不如我判斷的這麼快樂?」望著窗外,他問自己。


他走出新家,駕車往山上開,在西半山寶珊道這條單向道盡頭停下,坐在樹下的石頭上,望向維多利亞港思考:「我這麼有錢,身體很好,為什麼沒有非常快樂?我不喝酒、賭博、跑舞廳,我賺再多,也不過如此。」


「財富能令人內心擁有安全感,但超過某個程度,安全感的需要就不那麼強烈了。」李嘉誠發現,金錢帶來的快樂滿足感不能持續。


思 索持續到第二天晚上,他終於找到解答:「人不是有錢什麼事都能做到,但很多事,沒有錢一點也做不到。我一路做,將來有機會,能對社會、對其他貧窮的人有貢 獻,這是我來到世上可以做的。」同時從那時開始,他對金錢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,不再重視一般的外表與物質,享受簡單的生活。他領悟出:「內心的富貴,才是 真富貴。」


二十八歲後,他轉而探索內心的富貴。真正成立李嘉誠基金會是一九八年,他五十二歲時,基金來自他的私人捐款。從此,該基金會就變成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

首先,他在故鄉成立一所大學。


一九八一年,廣東潮汕地區第一所大學汕頭大學,在李嘉誠資助與官方同意下成立。這所大學包含九個學院,其中醫學院是中國最優秀的醫學院之一。李嘉誠從加拿大、香港挖角名師擔任各學院院長,還動員他的國際人脈,邀請名人授課,致力教育改革。譬如星巴克咖啡創辦人霍華.舒茲(Howard Schultz)講授商業道德課程。少年失學的痛,轉化成他對汕大的濃郁情感。雖然他沒有大學學歷,卻能創造一所大學。「就算汕頭大學一夕之間被摧毀,我也會把它重建起來!」他說。


他也重視醫療。教育,反映他對少年失學的痛。醫療,則與父親因病去世、自己與肺結核奮戰多年有關。成立以來至今年十一月底,該基金會捐款已逾港幣八十五億元(約合新台幣三百五十億元),其中九%用於教育及醫療。


二十七年來,李嘉誠私人捐予基金會金額究竟有多大?他不肯透露。別人難以估計,因為香港法令允許基金會可進行投資,投資回報可以在其基金會內滾存,所以李嘉誠基金會規模恐怕遠比其他人想像的大。


「我跟家裡人講,這個基金會要永遠留下,如果我今天離開(人世),基金會只要每年拿三%的收入出來,已經比我現在捐的多得多。」李嘉誠睜大眼睛、俏皮的透露。


外界的焦點都在追逐:李嘉誠捐了多少錢?但都忽略他內心的掙扎。這是一段很掙扎的轉折。


七十五歲,再度徹夜未眠……


把基金會當第三個兒子,從此豁然開朗


○○三年春天的某個夜裡,他為了基金會的未來,徹夜未眠。他體會到自己年事漸高,但他更希望基金會能無止境的運作下去。無止境的運作,需要有一大筆資金做基礎,才能錢滾錢,做更多的事。但他擔心,這樣是否剝奪了原本該屬於子孫的財富權利。


這 天晚上,他陷入沉思:「幾十年的努力工作,每一分一毫都得之不易,都是清白的錢。卻要把這麼多的錢送給你不認識的人。」這樣做值不值得?兒孫們能體會嗎? 他一定不要下一代經歷他曾經有過的苦難。他曾經跟兒子說:「我吃蘋果的味道,都跟你不一樣。我吃蘋果的味道,比你們香得多。因為我小時候,經過蔬果店,那 時候,燈光照著水果,非常漂亮的,非常香,但我沒有錢可以買。」


天平的一端是他的骨肉至親,另一端是可實現他認為很重要的事。他內心陷入天人交戰。


突然,他領悟出一個道理:「我現在有兩個兒子,如果,我不是兩個兒子、而是三個兒子,我是不是也要給第三個兒子一份財產?」只要將基金會視為第三個兒子,財產分三分之一給基金會,就理所當然。


心念一轉,豁然開朗。


「這個思想上的突破,讓我開心了很多天!那種安慰、愉快的感覺,實在是筆墨難以形容!」李嘉誠對《商業周刊》編輯團隊透露當時的心情。


「財 富到某一個數字,衣食住行都無虞,握在手裡的用途就不大。如果你不能做到慷慨割捨、有愛心的話,是沒有太大意義的,頂多就是遵照華人的傳統觀念,一代交給 一代,如此而已。」他說:「但如果,能將建立社會的責任,與延續後代一樣重要,選擇捐助財產有如分配給兒女一樣,那我們今日一念之悟,將為明天帶來更多的 新希望。」


令 他更高興的是,當他公布自己的捐款計畫後,至少有五名企業家向他表示,認同他「第三個兒子」的想法,並已對社會捐出大筆款項。「他們說,嘉誠啊,你講到我 們沒想到的。我們也跟著你做。」甚至,有一次在英國,碰到一位印度大企業的領導人都跟李嘉誠說:「你這樣做,解脫我一個很大的瓶頸。」


捐出三分之一財產是多少?二○○七 年初,《富比世》統計李嘉誠身價約二百三十億美元。但這個數字僅限於他對長江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持股市價,並未計算其他私人投資。用最保守的角度估算,二 百三十億美元的三分之一,約七十七億美元(約合新台幣二千五百億元),基金會未來收到的捐款,將隨著李嘉誠私人財富的擴張,只會多,不會少。


「除了我固定控有股權的上市公司包括長實、和黃、赫斯基(Husky)之外,我將五十多年的積蓄,全無條件的送給世上。我慶幸自己能做出這個正確決定,一夜無眠也是值得的,自己更絕不會後悔。」


他跟家人說:「我一生可以成立這樣規模的基金,心裡絕對不會惋惜。捐出來,是高高興興捐出來,去做,也是高高興興去做,一點都不會後悔。」


如今,重新詮釋金錢…… 推崇富蘭克林,以從商所得改造社會


金錢,對而今的李嘉誠是有不同的意義。


李嘉誠曾在一場演講中,將中國春秋著名商人范蠡,與另一位商人——協助起草「美國獨立宣言」的開國元老富蘭克林(Benjamin Franklin)做比較。


范 蠡與富蘭克林都是角色多元的精彩人物。范蠡是政治家、軍事家、也是富商。他協助句踐復國後,看透時局,轉而赴齊,從商致富。齊國人希望委與范蠡大任,范蠡 卻擔心盛名將帶來惡果,於是散盡家財,分給親友鄰居,只帶少數財物遷至陶國,自稱陶朱公。他繼續從商,沒過多久,又成鉅富。


富蘭克林,這位墓碑上只簡單刻上「富蘭克林,印刷工人」的哲學家、商人、政治家、發明家、音樂家,出身清貧,卻以辦報、出版,展現他對公共事業的熱心,他的印刷業為他帶來財富,他卻利用財富建立圖書館、學校、醫院。


美國制憲會議時,富蘭克林提名華盛頓擔任大會主席,並獲一致同意。富蘭克林是被認為唯一與「美國國父」華盛頓競爭的人,但他堅持留給制憲會議的絕非名譽高位,而是胸襟與智慧。美國人民稱他為「偉大的公民」,歷史予以高度評價。


「范蠡和富蘭克林的故事值得深思。」李嘉誠說:「范蠡改變自己遷就社會,而富蘭克林推動社會變遷,他們的人生座標完全不同。范蠡只想過他自己的日子,富蘭克林卻利用他的智慧、能力和奉獻精神,建立未來的社會。」


「如同他們從商所得,雖然一樣毫不吝嗇餽贈別人,但方法與成果卻有天壤之別。范蠡餽贈給鄰居,富蘭克林用於建造社會能力(Capacity building),推動人們更有遠見、能力、動力。」


錢,是一張紙、一個銅板,也可產生巨大的改變。古今中外的商人,對於金錢各有不同的詮釋,只有極少數的商人貢獻他的金錢發揮影響力,因而也只有極其少數留名歷史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傳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